首页|基于网络科学理论的"但见一证便是"机理探究

基于网络科学理论的"但见一证便是"机理探究

扫码查看
目的 从网络科学的角度探究小柴胡汤方证"但见一证便是"特性背后的机理。方法 基于网络科学的相关理论,同时结合小柴胡汤方证"但见一证便是"的特性,提出"小柴胡汤方证网络是一个无标度网络"及"小柴胡汤方证网络是一个异配网络"的假设,并利用网络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真实的654则小柴胡汤方证病案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方证网络的建模,接着对方证网络的度分布、度相关性、网络节点的中心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此对假设进行检验,并尝试筛选和提炼小柴胡汤方证的主证。结果 小柴胡汤方证网络的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P>0。1),网络的度相关系数r=-0。27(r<0),说明方证网络是一个无标度的异配网络。借助网络节点的中心性,最后筛选和提炼出了小柴胡汤方证的主要症状10个,主要舌象、苔象及脉象各5个。结论 方证网络的无标度特性及异配特性能够解释小柴胡汤方证主证形成以及"但见一证便是"特性出现的原因。此外,利用网络节点的中心性可筛选、提炼及明确小柴胡汤方证的主证范围。

卢伟名、罗广波、黄礼勤、熊伟剑、刘俊明、陈可婷、刘思荣、郑耀宗、林彬

展开 >

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

数字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创新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006

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

展开 >

但见一证便是 小柴胡汤方证网络 无标度网络 异配网络 中心性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实施项目广东省社科联重点实验室数字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创新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地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2022年度特别委托项目2021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年度广州市基础研究计划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粤宣发[2022]10号粤社科联通[2021]31号GD22TWCXGC09GD21ZDZJY01202102080277

2024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87
ISSN:1008-0805
年,卷(期):202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