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偏头痛治疗的中药组方规律及作用机制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偏头痛治疗的中药组方规律及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偏头痛的组方规律及核心药对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偏头痛的方剂,通过构建临证中药数据库,利用ECXEL 2019、IBM SPSS Statistics 23、IBM SPSS Modeler 18。0对其进行中药频数、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并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核心药对川芎-白芷的干预靶点和关键靶点的基因本体(GO)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出181首方剂,涉及218味中药,归为21类,其中清热药、解表药、补虚药、化痰药、活血化瘀药排名前五,性味多以温、寒、辛、苦、甘为主,多归于肝经。用药总频次为1417次,高频药物有川芎、甘草、细辛等19味(频次≥20次)。关联规则20条,聚类分析组合3个。核心药对川芎-白芷药对治疗偏头痛有99个关键靶点,172条重要通路。INS、IL6、TNF、MAPK3、PTGS2、SCN1A、IL1B等为核心靶点。MAPK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为主要通路。结论 偏头痛中医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主要治法为清热、解表、活血、化瘀、化痰,多以活血化瘀药与解表药相配伍,并注重与补虚药结合运用,核心药对川芎-白芷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治疗思路,主要通过抗炎、氧化代谢、改变血管张力等机制来发挥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了参考方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提供了思路。

刘永辉、杨侃、覃福斌、陈雯雯、黄雅帝、何婷婷、卿洁

展开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

川芎 白芷 《中医方剂大辞典》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广西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项目广西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局自筹经费科研课题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CXZYZ20210096S2019023YCXJ2021057

2024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87
ISSN:1008-0805
年,卷(期):202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