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NIK/IKKα信号通路探讨肾必宁颗粒改善IgA肾病大鼠肾损伤的作用机制

基于NIK/IKKα信号通路探讨肾必宁颗粒改善IgA肾病大鼠肾损伤的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 研究肾必宁颗粒对IgA肾病(IgAN)模型大鼠肾脏NF-κB诱导激酶/IκB激酶α(NIK/IKKα)信号通路的影响,评估其在改善肾脏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 将5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取10只为对照组,其余44只采用联合牛血清白蛋白(BSA)灌胃、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14)和蓖麻油综合措施诱导建立IgAN大鼠模型持续9周。确定造模成功后随机将其分为模型组10只、泼尼松(6。25mg·kg-1)组10只、中药低剂量(肾必宁颗粒,12。2g·kg-1)组12只、中药高剂量(肾必宁颗粒,24。4g·kg-1)组12只。对照组及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给与对应剂量药物灌胃,每日1次,持续6周。实验结束时收集各组大鼠24 h尿液、血清和肾组织标本。生化检测各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URBCC)、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尿素氮(BUN)、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肾组织病理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B)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检测肾组织中NIK、IKK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BUN、SCr、24h-UTP、URBCC水平显著升高(P<0。01),ALB显著降低(P<0。01),HE染色显示肾脏病理损伤较重,同时肾组织NIK、IKK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组和中药组ALT、BUN、SCr、24h-UTP、URBCC含量显著降低(P<0。01),ALB显著升高(P<0。01),肾脏病理损伤较轻,同时肾组织NIK、IKK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不同剂量的中药组表现出一定的量效趋势。结论 肾必宁颗粒能够改善IgAN模型大鼠的肾脏病理损伤,具有降低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肾脏NIK/IKKα通路进而降低肾组织炎症水平有关。

刘倍荧、宋纯东、王耀献、张霞、丁樱、任献青、翟文生

展开 >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00

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 450046

肾必宁颗粒 IgA肾病 NF-κB诱导激酶/IκB激酶α信号通路 炎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专项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重大专项河南省中医药学科领军人才项目

820744932022JDZX0032023ZYZD02豫卫中医函20218号

2024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87
ISSN:1008-0805
年,卷(期):202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