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通塞颗粒治疗AECOPD痰热证大鼠机制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通塞颗粒治疗AECOPD痰热证大鼠机制

扫码查看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通塞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痰热证大鼠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和通塞颗粒组,每组6只。通过联合香烟熏吸、细菌感染与热暴露建立AECOPD痰热证模型,通塞颗粒组、西药组分别给予通塞颗粒、莫西沙星联合沙丁胺醇治疗7 d。通过肺功能、肺病理及免疫组化评价通塞颗粒的疗效。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合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系统对大鼠血清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AECOPD痰热证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探讨通塞颗粒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用力肺活量、动态肺顺应性和呼吸峰值流速显著降低(P<0。05,P<0。01);肺泡断裂、融合明显,肺泡平均截距显著升高(P<0。01),平均肺泡数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及基质金属酶MMP2和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以上指标在通塞颗粒组和西药组均显著改善(P<0。05,P<0。01)。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8种差异代谢物,包括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色氨酸、亮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15∶0、溶血磷脂酰胆碱20∶4和溶血磷脂酰胆碱14∶0,其在模型组均显著下调(P<0。01);通塞颗粒和西药干预后,所有差异代谢物均不同程度回调,其中亮氨酸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 通塞颗粒可显著改善AECOPD痰热证大鼠肺功能、减轻肺组织损伤、降低炎症水平,可能与其调节不饱和脂肪酸代谢、色氨酸代谢、亮氨酸代谢及磷脂代谢有关。

邢小香、付子坚、赵鹏、杜燕

展开 >

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中医药防治呼吸病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 450046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郑州 450011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痰热证 通塞颗粒 代谢组学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020M682313212300410189

2024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87
ISSN:1008-0805
年,卷(期):202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