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体表-内脏"相关探讨针刺调节膀胱过度活动症大鼠膀胱功能的腧穴特异性研究

基于"体表-内脏"相关探讨针刺调节膀胱过度活动症大鼠膀胱功能的腧穴特异性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 从"体表-内脏"相关角度探讨针刺调节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大鼠膀胱功能的腧穴特异性。方法 50只SD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次髎组、三阴交组、委中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大鼠外均使用0。5%乙酸溶液膀胱灌注建立OAB模型。正常组、模型组不予干预,其余三组进行相应穴位的针刺干预,约30min,针刺后通过尿动力学检测,观察针刺前后各组大鼠排尿间隔时间、膀胱收缩时间、最大逼尿肌收缩压、收缩后膀胱内压、基础膀胱压的相应指标变化以及组间比较的差异。结果 ①干预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排尿间隔时间、膀胱收缩时间缩短(P<0。01),最大逼尿肌收缩压降低(P<0。01),收缩后膀胱内压、基础膀胱压升高(P<0。01),提示造模成功,模型组与其他三个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针刺前比较,针刺后中/次髎组、三阴交组、委中组排尿间隔时间、膀胱收缩时间延长(P<0。01),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升高(P<0。01),收缩后膀胱内压下降(P<0。01;中/次髎组与三阴交组基础膀胱压下降(P<0。01),委中组基础膀胱压无明显差异(P>0。05)。③与委中组比较,中/次髎组排尿间隔时间、膀胱收缩时间延长(P<0。01),收缩后膀胱内压、基础膀胱压下降(P<0。01),最大逼尿肌收缩压无明显差异(P>0。05);三阴交组膀胱收缩时间延长(P<0。01),基础膀胱压下降(P<0。01),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④与三阴交组比较,中/次髎组收缩后膀胱内压、基础膀胱压下降(P<0。01),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针刺膀胱同神经节段近端腧穴中/次髎、远端腧穴三阴交、近神经节段腧穴委中三穴均可调节OAB大鼠膀胱功能,其中膀胱同神经节段近端腧穴中/次髎更为显著,这可能与其位于膀胱同神经节段近端密切相关。

张荣、蔡雨若、郑宇皓、杨硕、莫倩

展开 >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550003

针刺 穴位特异性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功能 体表-内脏相关

2024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87
ISSN:1008-0805
年,卷(期):202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