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本体论视域下的脏腑辨证原理与要点
本体论视域下的脏腑辨证原理与要点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中医学中的本体论开端于秦汉时的天道本体论,在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气在宇宙中升降聚散的形态转换为人身升降出入的变化,初步形成了《黄帝内经》气本体论,明代医家又将人体生命的本源由气扩充到命门之中。命门在本体论视域下借用科学模型构建的方法形成命门本体模型,进而形成了以先天水火为辨证对象,以后天"心-脾-肾"为枢纽,以水火、气血为新久病辨证要点,以三焦为辨证范围,以寒热为辨证因果的本体辨证。本体辨证突破传统脏腑辨证五行生克原则,以水火化生五行而进入辨证顶端。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锦峰、谷建军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关键词:
本体辨证
命门
模型
原理
要点
出版年:
2024
DOI:
10.3969/j.issn.1008-0805.2024.12.20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887
ISSN:
1008-0805
年,卷(期):
2024.
3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