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贸易自始至终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任,背负世界经济相互融合的职责.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衰落时期,但同时也是封建社会巅峰时期.进入明清之后,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大提升,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时期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推动世界与中国的商业交流.陶瓷器作为出口大宗贸易品的种类之一,自隆庆开关以来,西方各国对中国瓷器需求量急剧攀升,使得瓷器背负着商业和文明交流的双重角色.西方各国商业公司向我国瓷器生产工场发出符合本国文化审美需求的订单,推动了明清外销瓷装饰的发展.笔者对 17~18 世纪外销瓷上的人物图进行研究,总结出了 17~18 世纪人物图的类型、表现手法以及演变规律,并对具有代表性的纹饰进行了梳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