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黔茶1号与黔湄601号种子生物学特性比较与胚根特异表达基因分析

黔茶1号与黔湄601号种子生物学特性比较与胚根特异表达基因分析

扫码查看
黔茶1号(Camellia sinensis.cv.Qiancha 1,QC 1)和黔湄601号(C.sinensis.cv.QianMei 601,QM 601)是贵州本地两个优良茶树品种,国内外针对它们的茶籽研究较少.为进一步利用茶树优良品种资源,并在分子水平上了解茶树实生苗胚根的发育过程,本研究首先分析这两个品种茶籽的形态特征,进一步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两个品种茶籽的胚根和芽叶组织.结果 表明,QC 1千粒质量为1620.57g,容重为441.77 g/L,密度和孔隙度分别为50.30%和49.70‰QM 601千粒质量为1760.09g,容重为427.31 g/L,密度和孔隙度分别为48.70%和51.30%.种子吸水过程大体分为急剧吸水(Ⅰ)-平稳吸水(Ⅱ)-吸水饱和(Ⅲ)3个阶段.种子萌发率QC 1为68.00%,QM 601为21.67%.研究共鉴定到QC 1胚根特异表达的基因268个,QM 601胚根特异表达的基因870个.对胚根特异基因进行GO功能分类和KEGG富集,两个品种富集的途径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进一步分析胚根特异表达的转录因子,QC 1包含45个转录因子,QM 601包含60个转录因子,在两个品种中共同特异表达的有18个转录因子.该研究结果认为黔茶1号可作为北方地区直播茶园的推广品种,并筛选鉴定了多个可能参与茶树胚根发育过程的关键基因,为进一步利用茶树优良品种资源,以及胚根特异表达基因的功能验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See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sis of Specific Genes in Radicle of Qiancha 1 and Qianmei 601

陈蓉、邹启红、杨杰、赵德刚、黄小贞

展开 >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

贵州大学茶学院,贵阳550025

茶树 茶籽 转录组测序 胚根发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960615

2021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特产研究

CSTPCD
影响因子:0.331
ISSN:1001-4721
年,卷(期):2021.43(6)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