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不同训练顺序的同期训练对女大学生肌肉力量与心肺耐力的影响
不同训练顺序的同期训练对女大学生肌肉力量与心肺耐力的影响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目的]对普通女大学生进行 8周不同训练顺序的肌肉力量和心肺耐力同期训练,比较是先耐力后力量训练还是先力量后耐力训练顺序能够提高肌肉力量和心肺耐力同期训练的效果。为日后普通女大学生进行力量和耐力同期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 40名普通女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先耐力训练后力量训练组(AR)、先力量后耐力组(RA)、力量组(S)、耐力组(E)四组。其中AR组和RA组均在同一训练日中不同训练课次(上午和下午)进行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S组只进行力量训练,E组只进行耐力训练。在试验前后运用科时迈功率自行车、心肺功能测试仪、表面肌电仪、杠铃、皮尺等仪器对受试者进行最大摄氧量(VO2max)、下肢围度(大腿围、小腿围)、下肢 1RM深蹲、下肢肌群的均方根值(RMS)指标的测试。[结果]经过 8周训练后,S组、AR组与RA组的下肢围度、1RM深蹲负重力量以及RMS值均显著增加(P<0。05),而E组的下肢围度、1RM深蹲负重力量以及RMS值没有显著变化(P>0。05);E组、AR组与RA组的VO2max显著增加(P<0。05),S组的VO2max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S组比较,RA组的VO2max显著增加(P<0。05),1RM深蹲负重力量、下肢围度、RMS值无显著差异(P>0。05);AR组和E组的VO2max显著增加(P<0。05),1RM深蹲负重力量、下肢围度、RMS值显著降低(P<0。05)。与E组比较,RA组的1RM深蹲负重力量、下肢围度、RMS值显著增加(P<0。05),VO2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AR组的 1RM深蹲负重力量、RMS值显著增加(P<0。05),下肢围度、VO2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R组比较,RA组 1RM深蹲负重力量、下肢围度、RMS值显著增加(P<0。05),VO2max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R组和RA组都可以提高受试者的肌肉力量和心肺耐力素质,但RA组更有利于下肢肌肉力量的增强。因此,RA组训练顺序的同期训练效果更佳。
外文标题:
Effects of Concurrent Training with Different Training Orders on Muscle Strength and Cardiopulmonary Endurance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武济好、吴剑、崔建梅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关键词:
肌肉力量
心肺耐力
同期训练
训练顺序
普通女大学生
基金:
山西省中北大学研究生科技立项项目
项目编号:
20221854
出版年:
2024
体育科技
广西体育科学研究所
体育科技
影响因子:
0.319
ISSN:
1003-1359
年,卷(期):
2024.
4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