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病人群的增加给传统卫生医疗服务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我国亟需培养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及实践经验的运动康复人才。通过探索高校运动康复人才创新训练培养模式及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认为: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结合学校实际发展情况,做好顶层架构,建立适合运动康复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⑵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大力培养创新型运动康复人才科研素养,创建产教融合育人平台,积极开展创新训练计划;⑶改变课程性质,实现课程全覆盖和梯度分层建设;⑷与专业教育融合,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⑸培训为本,激励铺路,培养校内专业师资;⑹搭建"校内协作+校校合作+校企共建+医企融合"共建平台,交互育人;⑺强化引领教育,塑造成熟创新创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