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生态脆弱区人工林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人工林质量效益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在太行山南麓的石质山区坡面上布设不同坡位的样地,结合样方取样法,调查分析50年生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纯林的林分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坡面上立地条件较差,裸岩率平均为71%,土壤厚度平均为2.2 cm,坡度平均为20°;(2)侧柏林密度偏大,平均为5924株·hm-2,一穴多株现象严重;林木生长状况差,胸径、树高、冠幅平均值仅为7.07 cm、4.80 m和1.18 m;林下灌草缺乏;枯落物储量小,平均为4.52 t·hm-2;主要是侧柏针叶,占总体的41.37%,其次是侧柏枝条,占21.33%,其余共占37.30%;(3)相关分析表明,林木生长差与林分密度、每穴株数过大有关(P<0.05),枯落物储量小与裸岩率高、冠层郁闭度低有关(P<0.05).综上可知,研究区内侧柏林结构特征表现为密度偏大、单株生长差、灌草缺乏、枯落物储量小.建议及时抚育间伐,适当降低林分密度,促进林木生长、灌草发育及枯落物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