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亚热带2种针叶林土壤碳氮磷储量及化学计量比对混交的响应

亚热带2种针叶林土壤碳氮磷储量及化学计量比对混交的响应

扫码查看
针叶林混交阔叶树是改善土壤肥力、增强林地养分循环的重要措施,而混交效应受到针叶树种自身特性的影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湿地松(P.elliottii)是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针叶树种,但目前2种针叶林对阔叶树混交的响应特征还不清楚.选取马尾松、湿地松纯林以及木荷(Schima superba)补植后形成的马尾松-木荷和湿地松-木荷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集剖面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容重、有机碳(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计算碳氮磷储量及化学计量特征,比较不同森林类型间的异同.混交阔叶树显著增加了马尾松林0-60 cm各土层OC含量,而湿地松纯林与其混交林间OC含量无显著差异.同时,混交增加了2种针叶林土壤TN含量.马尾松林混交后0-60 cm土层碳储量显著增加95.8%,而混交阔叶树对湿地松林土壤碳储量无显著影响.混交阔叶树后马尾松和湿地松林0-60 cm土壤总氮储量分别增加了15.8%和28.4%,但混交对土壤磷储量无显著影响.混交显著增加了马尾松林0-40 cm各土层C/N,而降低了湿地松林0-10 cm土层C/N.混交阔叶树后马尾松林0-20 cm土层C/P和0-10cm土层N/P显著增加,而混交仅增加湿地林0-10 cm土层N/P.混交阔叶树增加了针叶林土壤氮储量,但对磷储量无显著影响,同时混交改变了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湿地松林相比,马尾松林土壤养分含量、储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对混交的响应更敏感.
The Responses of Soil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Storage and Their Stoichiometry in Two Coniferous Forests to Mixed Effect in Subtropical Area

徐芷君、刘苑秋、方向民、陈伏生、刘晓君、刘鹏溟、袁新月、吴高洋

展开 >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45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特色林木资源培育与利用2011协同创新中心,南昌330045

树种混交 马尾松林 湿地松林 碳氮磷储量 生态化学计量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林业厅科技创新专项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6YFD0600202-23173001431760200201806201710410111

2019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19.33(1)
  • 2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