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和降雨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

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和降雨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

扫码查看
基于定西市安家沟流域2014-2016年连续3年侵蚀性降雨产流产沙资料,研究了植被类型和降雨对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结果 表明,侵蚀性降雨可分为3类:A雨型(短历时、中高雨强)、B雨型(中雨量、小雨强)和C雨型(大雨量、小雨强),产流产沙频次为B雨型>C雨型>A雨型.径流系数油松林(6.915%~9.379%)、小麦地(5.838%~9.034%)和苜蓿地(6.610%~9.671%)分别是冰草地(2.724%~5.246%)的1.7~2.5倍,是沙棘林(2.296%~3.863%)的2~3倍.A雨型的径流系数大于B雨型和C雨型,B雨型和C雨型是产流的主要降雨类型.年均土壤流失量为小麦地(1.478~3.478 t/hm2)>苜蓿地(0.558~2.079 t/hm2)>油松林(0.459~0.887 t/hm2)>冰草地(0.097~0.253 t/hm2)>沙棘林(0.012~0.038 t/hm2).小麦地的土壤流失量分别是油松林的3~5倍,是冰草地的14倍,在坡度10°,1 5°,20°年均土壤流失量分别是沙棘林的123,130,92倍.C雨型对油松林产沙量的贡献率最大,B雨型次之,A雨型最小.A雨型对沙棘林产沙量的贡献率高达79%~86%,高强度、短历时降雨是沙棘林产沙的主要雨型.A雨型对小麦地和苜蓿地产沙量贡献率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坡度20°中、高雨强是小麦地和苜蓿地产沙量增加的主要雨型.小麦地、苜蓿地、油松林、冰草地的径流深与土壤流失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流失量的增速为小麦地>苜蓿地>油松林>冰草地,随着坡度的增大产沙速度加快.研究结果可为坡面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对科学指导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Effects of Vegetation Types and Rainfall Regimes on Slope Erosion and Sediment Yield in Loess Hilly and Gully Region

朱燕琴、赵志斌、齐广平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兰州730070

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兰州730030

黄土丘陵沟壑区 植被类型 坡面 侵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甘肃农业大学青年教师科技创新基金

2016Yfc0400307SLSDXY-QN2018-10

2019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19.33(2)
  • 24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