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施氮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施氮量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

扫码查看
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双季稻产量、氮磷钾积累量及氮磷钾利用率的影响,同时探讨双季稻吸收利用氮、磷、钾素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不同、磷钾投入量相同条件下的双季稻产量、双季稻氮、磷、钾积累量、双季稻氮、磷、钾素利用效率及磷钾吸收利用与氮吸收利用的关系.结果 表明:双季稻产量在一定范围内(早稻0~105 kg/hm2,晚稻0~146 kg/hm2)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之后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本试验施氮条件下,早稻产量最高的处理为75n N(105 kg/hm2),比CK(不施化肥)增产58.1%;晚稻产量最高的处理为100%N(146 kg/hm2)处理,比CK增产67.6%.施氮水平对双季稻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有显著影响,早、晚稻稻谷氮、磷、钾积累量均以100%N处理最高.不同施氮水平对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也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施氮量可以增加双季稻产量,促进水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同时提高双季稻的氮、磷、钾素利用效率.综合考虑双季稻产量效应及氮磷钾养分的有效吸收利用,双季稻施氮量为105~146 kg/hm2较为适宜.
Effect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on Yield and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Uptake of Double Cropping Rice

朱启东、鲁艳红、廖育林、聂军、周兴、聂鑫、程会丹

展开 >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410125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128

农业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长沙410125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410128

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长沙410125

展开 >

施氮量 双季稻 产量 氮磷钾 养分吸收利用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合作项目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2017YFD03015042018YFD03006IPNI-Hunan2018ZD02-2

2019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19.33(2)
  • 16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