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杉木取代阔叶林后林下水源涵养功能差异评价

杉木取代阔叶林后林下水源涵养功能差异评价

扫码查看
为研究杉木人工林取代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后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的变化,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法分别研究杉木纯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枯落物与土壤的持水特性.结果 表明:(1)枯落物平均蓄积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42 t/hm2)>杉木纯林(3.12 t/hm2),枯落物平均厚度表现为杉木纯林(9.17 cm)>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42 cm).(2)最大持水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6.23 t/hm2)>杉木纯林(5.57 t/hm2),最大持水率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84.40%)>杉木纯林(179.50%);有效拦蓄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4.48 t/hm2)>杉木纯林(4.13 t/hm2),最大拦蓄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41 t/hm2)>杉木纯林(4.97 t/hm2).(3)枯落物层的吸水量与浸水时间符合对数函数Q=aln(t)+b,而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符合指数函数V=atb,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蓄水能力强于杉木纯林.(4)土壤水分最大吸持贮水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43.58 mm)>杉木纯林(41.88mm),可以看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的土壤可以更好地为植被提供良好的水分供其生长;土壤水分最大滞留贮存量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8.20 mm)<杉木纯林(10.22mm),即杉木纯林内的土壤具有更好的涵养水源能力.从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有效拦蓄量以及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等多个因素的计算综合推断可知,杉木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优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Evaluation on the Difference of Understory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After Chinese Fir Replacing Broad-leaved Forest

陈琦、刘苑秋、刘士余、潘俊、曹雯、牛杰慧、白天军、邓文平

展开 >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昌330045

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验室,南昌330045

江西庐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江西九江332900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45

展开 >

彭冲涧流域 枯落物 涵养水源 土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项目

31460185GJJ60396

2019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19.33(2)
  • 16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