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滨海沙地不同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持水特性

滨海沙地不同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其持水特性

扫码查看
为了研究滨海沙地沿海防护林凋落物水源涵养功能,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相结合,对滨海沙地4种典型人工林(木麻黄林、湿地松林、尾巨桉林和纹荚相思林)不同分解阶段的凋落物现存量、持水率、持水量和吸水速率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相同林龄的4种人工林凋落物现存量表现为木麻黄林(19.12 t/hm2)>湿地松林(17.51 t/hm2)>尾巨桉林(10.90 t/hm2)>纹荚相思林(10.13 t/hm2),半分解层凋落物储量占比高于未分解层;4种人工林最大持水率在140.55%~206.47%,为尾巨桉林>纹荚相思林>木麻黄林>湿地松林,最大持水量在20.75~30.85 t/hm2,为木麻黄林>湿地松林>尾巨桉林>纹荚相思林,4种人工林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和最大持水量均为半分解层大于未分解层,不同分解阶段凋落物持水率和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4种人工林不同分解阶段凋落物平均吸水速率在前0.25 h内差异较大,未分解层中尾巨桉林最大为2.05 mm/h,半分解层中湿地松林最大为4.32 mm/h,不同分解阶段凋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均存在幂函数关系;凋落物有效拦蓄深为木麻黄林(2.45 mm)>湿地松林(2.04 mm)>尾巨桉林(1.87mm)>纹荚相思林(1.72 mm).综合来看,木麻黄林凋落物的持水能力最强,湿地松林次之,之后是尾巨桉林和纹荚相思林,说明从凋落物水源涵养能力来看,木麻黄林和湿地松林更利于滨海沙地的水源涵养.
Water-holding Capacity and Accumulation Amount of Litters in Different Plantations in Coastal Sandy Area

孟庆权、葛露露、杨馨邈、王俊、林宇、何宗明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350002

国家林业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350002

福建省长乐大鹤国有防护林场,福州350212

滨海沙地 人工林 凋落物 持水特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林学高峰学科项目

3157060441371269闽林科[2014]2号

2019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19.33(3)
  • 16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