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调亏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其关系的调控效应

调亏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其关系的调控效应

扫码查看
在大型启闭式防雨棚条件下,采用筒栽土培法,以专用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试验材料,就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RDI)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及其关系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旨在寻求适宜的水分调亏阶段(时期)和调节亏水度,为建立节水高产优质冬小麦RDI模式与指标提供技术参数.筒栽试验采用二因素(水分调亏阶段和调节亏水度)随机区组设计,冬小麦设置3个水分调亏阶段:返青一拔节(Ⅰ)、拔节抽穗(Ⅱ)、抽穗成熟(Ⅲ);每个调亏阶段设置3个水分调亏程度:轻度调亏(L)、中度调亏(M)和重度调亏(S),土壤相对含水率(绝对含水率占田间最大持水率的百分数)分别为60%~65%,50%~55%,40%~45%.结果 表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并非总是呈负相关关系,不同生育阶段控水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性,小麦蛋白质含量仅与拔节-抽穗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小麦拔节以前施加轻度(60%~65%)或中度(50%~55%)水分调亏,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氨基酸产量等不会显著降低,甚或略有增产,重度(40%~45%)调亏会导致显著减产;拔节-抽穗期,即使是轻度调亏也会导致显著减产;灌浆期轻度调亏不会导致籽粒和蛋白质产量显著减少,而氨基酸产量略有增加,并且节水效果显著.小麦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并非总是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减弱或改变这种关系;小麦籽粒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关系在不同阶段RDI条件下存存显著差异性.据此认为,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并非不可协调,初步证实了RDI提高小麦籽粒品质效应的真实存在和在小麦生产中“以水调质”的可行性.
Effect of 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 (RDI) on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Traits of Winter Whea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刘小飞、费良军、段爱旺、刘祖贵、孟兆江

展开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新乡453002

西安理工大学水资源研究所,西安710048

籽粒品质 籽粒产量 灌溉 冬小麦 调亏灌溉(RD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U140452851079153CARS-3-1-30201503130FIRI2017-02

2019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19.33(3)
  • 15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