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汾河上游阳坡小流域为研究区,在2015—2017年进行了天然降雨条件下的坡面产流产沙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侵蚀性降雨在年内和年际间分布很不均匀.少数几次强降雨对降雨侵蚀力的贡献很大.(2)不同侵蚀性降雨条件下,鱼鳞坑+乔木或灌木拦蓄径流或泥沙能力最强,裸地最弱;坡面产流量大小依次为:裸地>坡耕地>草地>油松>黄刺玫>鱼鳞坑+油松>鱼鳞坑+黄刺玫.坡面产沙量大小规律为:鱼鳞坑+乔或灌<草地<乔或灌<坡耕地<裸地.(3)随着雨量增加,各植被小区的径流调控率和泥沙调控率均呈下降趋势;相近雨量时,随着雨强的增加,径流调控率和泥沙调控率明显下降.(4)各小区的降雨量和产流量、产流量和产沙量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在裸地、黄刺玫及草地小区,I30与产流量之间是均无显著相关.在裸地、油松、黄刺玫、耕地小区,I 30和产沙量之间无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