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耕作和灌溉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不同耕作和灌溉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旋耕畦灌(CK)为对照,探究不同耕作和灌溉方式处理夏深松畦灌(XS35)、秋深松畦灌(QS35)、秋深松微喷灌(QS35 SI)和秋深松滴灌(QS35 DI)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确定深松耕下的合理灌溉方式.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QS35处理LAI、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产量较CK分别提高20.7%,6.4%,17.8%,36.9%,40.1%,18.9%,9.6%,花前和花后Fv/Fm均无显著差异,花前和花后qP、ETR、Y(Ⅱ)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表现为QS35>XS35>CK,NPQ在花后表现为QS35<XS35<CK;不同灌溉方式下,QS35SI处理LAI、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产量较CK分别提高23.8%,11.2%,37.9%,69.1%,79.2%,38.7%,7.5%,花前和花后Fv/Fm均无显著差异,花前和花后qP、ETR、Y(Ⅱ)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表现为QS35 SI>QS35 DI>QS35>CK,花前和花后NPQ表现为QS35SI<QS35DI<QS35<CK.秋深松结合微喷灌能促进玉米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Effects of Different Tillage and Irrigation Methods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Maize

刘战东、张凯、黄超、孙景生

展开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 新乡 453002

深松 灌溉方式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特性 玉米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503117CARS-02-14

2019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19.33(4)
  • 9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