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母质土壤-水稻系统Cd吸收累积特征及差异

不同母质土壤-水稻系统Cd吸收累积特征及差异

扫码查看
通过选取土壤有效态镉(Cd)含量相近、母质不同的水稻土河沙泥(河流冲积物发育)和紫泥田(紫色砂页岩母质发育),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Cd(0,0.5,1,2,5 mg/kg)模拟Cd污染稻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母质稻田土壤Cd胁迫条件下水稻不同生育期对Cd吸收累积的差异,并推算出土壤Cd环境安全临界值.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2种土壤有效态Cd含量均在分蘖期最高,河沙泥有效态Cd含量平均为0.47 mg/kg,紫泥田平均为0.36 mg/kg,同一外源Cd水平下,河沙泥土壤有效态Cd含量高于紫泥田.对河沙泥而言,随着外源Cd浓度的增加,水稻总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外源Cd浓度为1 mg/kg时达到最大生物量,为47.11 g/pot;而紫泥田水稻生物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2种土壤中水稻糙米、谷壳、茎叶、根Cd含量均随外源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整体分布特征为根>茎叶>谷壳>糙米,且河沙泥高于紫泥田;河沙泥水稻平均Cd累积量为51.71μg/pot,紫泥田平均Cd累积量为42.56μg/pot,2种土壤成熟期水稻Cd累积量对比分蘖期分别增加1.45,1.07倍.回归分析表明,河沙泥和紫泥田稻米Cd超标的土壤Cd安全临界值分别为2.03,3.14 mg/kg.水稻对Cd的吸收累积特征及土壤Cd安全临界值因土壤母质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Cadmium Absorp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Different Parent Soil-Rice Systems

董霞、李虹呈、陈齐、李欣阳、龙坚、侯红波、彭佩钦、廖柏寒

展开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00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稻米品质安全控制湖南省工程实验室,长沙 410004

不同母质土壤 不同生育期 水稻 Cd累积 Cd安全临界值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部财政部重大专项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015BAD05B02农办财函〔2016〕6号2006180

2019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19.33(4)
  • 7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