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滇中尖山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

滇中尖山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

扫码查看
为揭示滇中尖山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特性,以滇中尖山河小流域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耕地、裸地、林地、园地)不同土层(0—10,10—20,20—3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抗蚀性15个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坡耕地、裸地>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显著低于林地、园地,>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表现为裸地(12.72%)大于坡耕地(8.93%),且坡耕地>0.25 mm团聚体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表现为裸地>坡耕地>林地>园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园地和林地土壤的抗蚀指数、结构系数、团聚度、土壤结构和稳定性、抗分散强度和保水保肥能力最高,水稳性指数较大,分散系数最小,土壤抗蚀性能最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综合抗蚀指数大小顺序为园地(0.8236)>林地(0.5204)>坡耕地(-0.3822)>裸地(-0.9618).综上,实行人工造林能够显著提高原土结构稳定性,园地和林地在增加土壤抗蚀性方面有明显优势,加强人工林建设可作为研究区土壤改良的有效措施.
Soil Erosion Resistance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Jianshan River Watershed in Middle Yunnan Province

张华渝、王克勤、宋娅丽

展开 >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水土保持学院,昆明 650224

土壤抗蚀性 主成分分析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滇中尖山河流域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云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2018BC001306600372016FD044050005113111

2019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19.33(5)
  • 13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