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期磷肥不均投入下黄土高原土壤磷素有效性及与土壤性质关系分析

长期磷肥不均投入下黄土高原土壤磷素有效性及与土壤性质关系分析

扫码查看
由于科学施肥指导工作和生产实际的脱节,过量施用磷肥的现象普遍存在,进而造成大量磷素在土壤中累积.准确评价土壤中磷素的有效性是土壤磷素科学管理的基础.国际上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和传统方法相比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映土壤中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以黄土高原具有代表性的60个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Olsen法和DGT技术评价多年磷肥投入不均条件下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磷储量及其有效性现状,研究了DGT技术测定的DGT-P与全磷、Olsen-P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通径分析探究了土壤磷素有效性和土壤相关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磷素分布不均匀,缺磷与富磷现象并存,富磷土壤主要是耕地样品.磷素活化系数(Olsen-PAC)小于2.0%的土壤样品占76.67%,绝大部分土壤样品磷素有效性低.耕地磷肥投入量过高,活化土壤中的无效磷是黄土高原地区磷素科学管理的主要目标.土壤DGT-P与全磷、Olsen-P呈显著相关性(P<0.01).黏粒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直接影响最大,对Olsen-PAC的影响为正效应,对DGT法测定的磷素活化系数(DGT-PAC)的影响为负效应.土壤黏粒含量越高,有效磷库越大,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的磷反而越少.
Analysis of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oil Properties in the Loess Plateau Under Long-term Imbalanced Phosphorus Input

王彦丽、范庭、王旭东、张育林、李利敏、郑洺钧、刘雅茜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

磷素有效性 理化指标 DGT 黄土高原 不均衡施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416013242018YFD0200405

2019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19.33(5)
  • 5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