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枸杞苜蓿间作模式下水分调控对枸杞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枸杞苜蓿间作模式下水分调控对枸杞光合特性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扫码查看
针对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枸杞种植模式单一、水分利用低下的农业生产现状,探究更为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以提高枸杞产量,并实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基于大田试验,对比分析了2种种植模式(枸杞单作CK和枸杞‖苜蓿LA)与4种水分条件(充分灌水W0(75%~85%)、轻度亏水W1(65%~75%)、中度亏水W2(55%~65%)和重度亏水W3(45%~55%))对枸杞耗水特征、光合特性、生长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枸杞‖苜蓿(891~1243 mm)的生育期耗水量高于枸杞单作(829~1102 mm),且均随灌水亏缺程度的提高呈降低趋势.(2)枸杞单作模式下,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双峰趋势较枸杞‖苜蓿模式明显;同一种植模式下,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枸杞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峰值有所降低且峰值出现的时间有所提前.(3)同一种植模式下,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增加,枸杞地径、株高、冠幅和新梢的生长量均呈降低趋势,但降低幅度趋于减小;单作模式下,处理CKW1具有较高的产量(3720 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3.61 kg/(hm2·mm));间作模式下,处理LAW0具有较高的产量(3780 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3.08 kg/(hm2·mm)).综合得出,枸杞单作模式下,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有助于提高枸杞产量和水分利用,而枸杞‖苜蓿模式下,应保证充足的土壤水分供应以获得较高的枸杞产量和水分利用.
Effects of Water Regulation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Water Use of Lycium Barbarum Under the Mode of Intercropping Alfalfa and Lycium Barbarum

齐广平、银敏华、苏鹏海、康燕霞、李晓敏、王金恒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兰州 730070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灌溉试验站,甘肃 景泰 730400

间作 水分调控 光合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 枸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51669002GNSW-2016-261606RJYA251

2019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19.33(6)
  • 9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