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60-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气温变化对Hiatus现象的响应

1960-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气温变化对Hiatus现象的响应

扫码查看
为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对全球变暖"停滞"现象是否存在响应,运用1960—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114气象站点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数据,对数据进行了均一化的检验和订正,使用线性趋势法、距平值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近54 a气温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气温变化对Hiatus现象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1)1960—2013年平均气温升温显著,升温率为0.27℃/10 a,平均最低气温升温率(0.35℃/10 a)>平均最高气温(0.297℃/10 a)>平均气温(0.27℃/10 a),空间上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升温率由东南向西北增加;(2)1960s以来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后一个年代气温距平值大于前一个年代,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冬季升温最显著,平均最高气温秋季升温最显著;(3)黄土高原地区在Hiatus期间出现升温减缓趋势,期间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33℃/10 a,Hiatus期间气温降低是由冬季气温显著降低引起的,夏季气温呈不显著升高趋势.平均最低与最高气温也在Hiatus期间出现升温减缓趋势,全球气温变化的Hiatus现象在黄土高原地区有明显的区域响应,黄土高原地区处于北半球干旱区与湿润区的过渡带,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带,其气温变化一定程度上证实了1998—2013年全球升温减缓的趋势是存在的.
Response of Variability of Temperature in the Loess Plateau to the Hiatu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 Warming in the Period from 1960 and 2013

张耀宗、张勃、刘艳艳、张多勇

展开 >

陇东学院 历史与地理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庆阳市荒漠化防治中心,甘肃 庆阳 745000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 730070

Hiatus 气温变化 全球变暖 黄土高原地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陇东学院博士科技创新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能力提升项目

31460090XYBY17082019B-155

2020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0.27(4)
  • 3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