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晋西黄土区典型林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选择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5种典型林地(山杨×辽东栎天然次生林、人工油松×刺槐混交林、人工油松林、人工刺槐林、人工侧柏林)作为研究对象,在每块样地中心布设1个土壤水分观测点,采用TRIME-TDR土壤水分测定仪定位观测2016—2018年1—12月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测定深度为200 cm,每20 cm为1个测层,每月分上、中、下旬进行土壤水分含量观测,分析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分年内变化规律和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年内变化可以划分为稳定期(1—3月)、波动期(4—6月)、增长期(7—9月)和消耗期(10—12月)4个时期,5种林分类型的年平均土壤储水量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天然次生林地(338.68 mm)>人工油松林地(319.74 mm)>人工侧柏林地(314.15 mm)>人工油松×刺槐混交林地(303.37 mm)>人工刺槐林地(292.03 mm),刺槐林地耗水量最大.(2)在雨季末,研究区5种林分类型林地土壤水分均得到了正向补充,且土壤水分的恢复能力大小排序为次生林地>针叶林地>混交林地>刺槐纯林.(3)研究区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可划分为土壤水分含量速变层和土壤水分含量相对稳定层2个层次;随着土层深度增加,不同林地类型剖面平均含水量总体上先增大后减小.不同林地类型表层土壤水分含量为侧柏林地>次生林地>油松林地>油松×刺槐混交林地>刺槐林地;土壤水分的补充深度为天然林地>针叶林地>油松×刺槐混交林地>刺槐纯林.
Soil Moisture Dynamics of Typical Plantation in Loess Region of West Shanxi

赵丹阳、毕华兴、侯贵荣、崔艳红、王宁、王珊珊、马晓至、冯星

展开 >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西 吉县 042200

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2206

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成都 611130

山西吉县林业发展中心,山西 吉县 042200

展开 >

土壤水分 晋西黄土区 典型林地 动态变化

319717252016YFC0501704

2021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1.35(1)
  • 19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