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期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甘薯产量和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长期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甘薯产量和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花生—甘薯轮作的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类)有机肥对甘薯产量、土壤微生物丰度和酶活性的影响,为选取合适的有机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生物性状方面提供依据.共选取5个施肥处理:(1)CK,空白对照;(2)NPK,单施化肥;(3)NPK+SR,化肥+稻草;(4)NPK+M,化肥+商品有机肥;(5)NPK+P,化肥+猪粪.结果表明:与CK相比,NPK、NPK+SR、NPK+M和NPK+P处理均显著增加鲜薯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P<0.05),其中NPK+P处理效果最好.与CK比较,NPK处理显著降低土壤细菌、真菌、固氮菌和活化有机磷微生物的丰度(P<0.05),而NPK+SR、NPK+M和NPK+P处理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NPK处理对土壤微生物丰度的抑制作用.土壤酶的加权平均值(GMea)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来评价土壤酶的总体活性.与CK相比,NPK、NPK+SR和NPK+M处理的土壤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NPK+P处理的土壤酶活性有所提高;对于土壤单一酶活性,NPK+P处理与CK比较显著降低土壤脲酶活性(P<0.05),但显著提高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此外,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和土壤有机碳与鲜薯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正相关,土壤pH是驱动土壤微生物丰度和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通过提高土壤养分、有机碳含量以及调节土壤pH变化在提高甘薯产量和改善土壤生物性状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总体来说,化肥配施猪粪在培肥地力和增产增收方面效果最佳.
Effects of Long-term Different Types of Organic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Sweet Potato Yield and Soil Biological Traits

王静、王磊、刘耀斌、李娟、章明清、张永春

展开 >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 21009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站,南京 21001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州 350013

有机肥 产量 微生物丰度 酶活性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生态与土壤管理岗位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

CARS-10-B9BK20190259BE2019378

2021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1.35(2)
  • 2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