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近40年鄱阳湖枯水期水体面积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近40年鄱阳湖枯水期水体面积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湖泊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鄱阳湖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由于枯水期提前且持续时间延长导致水体面积发生变化.研究鄱阳湖枯水期水体面积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稳定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73-2018年鄱阳湖枯水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及Pettitt突变检验对湖泊水体面积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双累积曲线法量化出入湖流量之差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的变化对鄱阳湖枯水期水体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研究时段内,鄱阳湖枯水期水体面积呈极显著下降趋势(P<0.01),突变点年份为2002年(P<0.01);(2)出入湖径流量之差多年来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1980-2015年鄱阳湖流域的土地利用情况表现为城乡工建用地增加,其余用地类型均呈现减小趋势;(3)以1977-2002年作为基准期,2003-2016年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的变化对鄱阳湖枯水期水体面积变化的贡献率为87.48%,是鄱阳湖枯水期水体面积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为鄱阳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提供了科学依据.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Water Area Change of Poyang Lake During Dry Season in Recent 40 Years

吴常雪、田碧青、高鹏、穆兴民、赵广举、尹殿胜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陵 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陵 712100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合肥 230601

鄱阳湖 枯水期 湖区面积 径流 土地利用

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

2016YFC0501707

2021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1.35(3)
  • 1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