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工降雨条件下植被覆盖对黄土坡面养分随径流泥沙迁移影响的试验研究

人工降雨条件下植被覆盖对黄土坡面养分随径流泥沙迁移影响的试验研究

扫码查看
植被覆盖可有效保护地表,抑制产流产沙过程,进而影响坡面养分迁移过程.选取黄土高原典型白羊草和铁杆蒿草地,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雨强60 mm/h,历时60 min,坡度15°),研究植被不同盖度下(10%,20%,30%,45%,60%,80%)坡面径流、泥沙养分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随植被盖度增加呈线性增加(R2≥0.63),相对于铁杆蒿样地,白羊草样地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28.8%~107.1%和10.6%~25.0%,全氮含量减少2.6%~42.5%.(2)径流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浓度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减少0.6%~63.7%,但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径流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量随植被盖度的增加显著降低1.9%~83.9%,且当植被盖度≥20%时,白羊草样地径流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量较铁杆蒿分别显著减少28.4%~66.4%,10.7%~55.8%和3.3%~64.7%.(3)泥沙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量随植被盖度的增加减幅为-59.5%~65.1%,平均减少5.8%,其泥沙中养分的含量白羊草总体低于铁杆蒿.白羊草和铁杆蒿泥沙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量随盖度增加分别呈指数函数(R2≥0.78)和先增后减的下降趋势,其泥沙中养分的量显著减少69.9%~99.3%.(4)白羊草和铁杆蒿样地径流泥沙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总量随植被盖度增加分别呈指数函数(R2≥0.53)和先增后减的下降趋势,且当植被盖度≥45%时,白羊草有机质、全氮和全磷总量较铁杆蒿样地分别减少33.7%~71.8%,50.1%~53.6%和48.1%~64.3%.(5)白羊草和铁杆蒿样地泥沙中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富集比随盖度的增加呈线性降低(R2≥0.56).2种植被土壤有机质和全磷主要随泥沙迁移为主,土壤全氮主要以径流迁移为主.研究成果为植被覆盖影响坡面养分迁移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Vegetation Cover on Loess Slope Surface Nutrient Transport Along with Runoff and Sediment Under Artificial Rainfall

李家明、汪建芳、杨艳芬、王兵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 杨凌 7121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712100

黄土坡面 人工降雨 植被盖度 径流泥沙养分 养分迁移

2016YFC05016032016YFC0501703XAB2019A04

2021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1.35(4)
  • 4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