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秸秆和生物质炭添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秸秆和生物质炭添加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扫码查看
通过采集2014年设置于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镇的不同碳源配施氮素田间定位试验土壤进行120天的室内培养试验,利用Stanford间歇淋洗培养法研究了无碳素和氮素添加(N0)、只施氮素(N100)、秸秆配施氮素(SN100)和生物质炭配施氮素(BN100)4种施肥方式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和生物质炭配施氮素提升了表层土壤氮素矿化量,分别比只施氮素显著提升16.5%和15.4%;土壤氮素矿化呈现先快速增加而后迅速下降,降速逐渐转为慢速直至稳定的趋势,硝化速率,氨化速率分别在7,15天时达到最大,45,30天时趋于稳定.秸秆和生物质炭配施氮素均可显著提升上层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硝化速率和氨化速率则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土壤各有机氮组分在培养前后的变化量与土壤氮素矿化量之间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对土壤可矿化氮贡献最大的是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氮次之;矿质态氮与未酸解氮呈负相关,与各酸解有机氮组分均呈正相关.此外,相比于不施氮,在施氮条件下添加秸秆和生物质炭增加了表层土壤各有机氮组分的变化量,说明添加秸秆和生物质炭可通过改变各有机氮组分占全氮的比例来增加易矿化氮的含量,从而促进有机氮组分的矿化,以提升土壤供氮潜力.
Effects of Straw and Biochar Addition on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Dryland Farmland of the Loess Plateau

王永栋、武均、郭万里、贺永岩、蔡立群、张仁陟

展开 >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兰州 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70

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州 730070

秸秆 生物质炭 氮素矿化 有机氮组分

20JR10RA5434166104931571594

2021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1.35(4)
  • 4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