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不同治理模式土壤抗蚀性评价

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不同治理模式土壤抗蚀性评价

扫码查看
为探究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不同治理模式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外试验,以长汀县封禁(M1)、乔灌草混交(M2)、全坡面播草(M3)、低效林改造(M4)、条沟草灌带(M5)这5种治理模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开垦地(CK1)和裸露地(CK2)为对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揭示土壤抗蚀性主要影响因子,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和耦合分析对土壤抗蚀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治理模式的土壤抗蚀性由强到弱依次为M5>M2>M3>M4>M1>CK2>CK1;(2)>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抗蚀性的主要因子;(3)土壤抗蚀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灰色关联度较高(0.696),M3的土壤抗蚀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系统耦合度最高(0.883).研究结果为花岗岩红壤侵蚀退化地的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Evaluation of Soil Erosion Resistance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 Modes in Erosion Degraded Land of Granite Red Soil

姜兴雪、查瑞波、毛兰花、查轩、陈诗婷、刘川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 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福州 350007

土壤抗蚀性 花岗岩红壤 侵蚀退化地 土壤理化性质 关联耦合分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17YFC050542014BAD15B02

2021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1.35(6)
  • 3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