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土残塬沟壑区范围界定及近21年来NDVI时空变化特征

黄土残塬沟壑区范围界定及近21年来NDVI时空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为探究黄土残塬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实施后林业资源恢复情况,以黄土高原DEM数据及2000—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为基础,采用地形因子计算、水文分析、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划分了较为完整的黄土残塬沟壑区的范围,并利用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了近21年来黄土残塬沟壑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黄土残塬沟壑区横跨山西、陕西和甘肃3省,面积约为2.99万km2,沟壑密度为1.91~3.21 km/km2;(2)黄土残塬沟壑区NDVI从时序变化上看,全区21年总平均NDVI值为0.711,2000—2020年该区植被NDVI变化趋势呈快—慢—较快增长;从空间分布来看,植被覆盖度NDVI值总体为0.6~0.9,研究区中部地区植被覆盖度较其他地区高;(3)在时空趋势特征方面,研究区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植被覆盖改善程度明显,中部地区植被覆盖情况较为稳定;在时空波动特征方面,该区植被NDVI时序波动稳定,空间波动差异性较大,低波动区域面积占比为48.06%.整体而言,黄土残塬沟壑区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和甘肃3省,该区2000—2020年间植被NDVI整体呈上升态势,植被覆盖水平整体较高且波动较低,并呈持续改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Determining the Scope of the Residual Gully Reg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NDVI

刘泽晖、毕华兴、侯贵荣

展开 >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山西 吉县 042200

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成都 611130

展开 >

黄土残塬沟壑区 地形因子 NDV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31971402712016YFC0501704

2021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1.35(6)
  • 3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