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氮沉降背景下生物炭施用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氮沉降背景下生物炭施用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扫码查看
通过18个月的盆栽试验,以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水平氮(N)沉降背景下(N0(0)、低N(40 kg/(hm2·a))和高 N(80 kg/(hm2·a))生物炭(BC)施用(B0(0)、B1(12 t/hm2)和 B2(36 t/hm2))对土壤有机碳(SOC)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独施用BC以及N沉降下施用BC均显著增加SOC、难降解性有机碳组分(RP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P<0.05),提升幅度分别为40.1%~99.2%,104.0%~267.8%和75.3%~194.7%;酸水解活性有机碳组分(LPC)在SOC中的比例显著降低28.8%~53.3%,RPC/SOC比例显著提高45.7%~84.6%,且均在单施高量BC时效果最为明显.单施BC和单独N沉降对土壤LPC含量的影响并不显著,N沉降下施用高量BC时则显著降低(P<0.05).单独高N沉降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及MBC/SOC比例,对DOC含量及其比例的影响并不显著,N沉降与高量BC处理使土壤DOC/SOC比例显著增加(P<0.05).相关分析发现,土壤pH、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与SOC、RPC以及DOC呈极显著正相关,与LPC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短期内N沉降与BC交互作用对RPC组分的影响最大,有利于提高SOC组分的稳定,增加土壤C库.
Effects of Biochar Amendment on Soil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Under Simulated Nitrogen Deposition

宋凯悦、尹云锋、马亚培、石思雨、周杨、马红亮、高人

展开 >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350007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

氮沉降 生物炭 人工林 有机碳组分 杉木

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0R10020053147062831770659

2022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2.36(2)
  • 4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