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庆笋溪河流域河岸带水体-土壤-植物的氮磷特征及影响因素

重庆笋溪河流域河岸带水体-土壤-植物的氮磷特征及影响因素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Water-Soil-Plant System in the Riparian Zone of the Sunxi River Watershed,Chongqing

扫码查看
为明晰重庆笋溪河流域河岸带水体、土壤和植物的氮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的方法,探讨三峡库尾小流域河岸带水体、土壤和植物的氮、磷含量特征、空间分布和各圈层氮磷的相关性及水体氮磷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岸带受河流区段影响,从上游到下游,水体氮磷与土壤全氮的含量先减小后增大,下游存在明显的农业氮输入,而土壤硝态氮、全磷和有效磷与植物氮磷的含量逐渐增加;(2)河岸带水体总氮与植物不同营养器官的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水体总磷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且土壤全磷、有效磷均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01);(3)河岸带水体氮磷受土壤氮磷、植物氮磷和地形的影响,其中土壤氮磷为主导因子,且土壤20-40 cm有效磷、0-20 cm有效磷、20-40 cm全磷、0-20 cm全磷和0-20 cm硝态氮的置换检验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变异解释率依次为25.11%,21.71%,11.14%,8.13%和3.05%.河流区段对河岸带水体、土壤和植物中的氮磷含量有影响,从上游到下游,氮磷含量逐渐积聚,而差异性减小;河岸带水体、土壤和植物中的氮、磷彼此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受海拔、坡度和坡向的影响.耕地是造成流域下游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需加强中下游河岸带植物防护和堤岸土壤保持的能力及优化河岸带的土地利用结构,为三峡库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孟海、王海燕、侯文宁、赵晗、宁一泓

展开 >

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

河岸带 相关分析 冗余分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

2017YFC0505306

2022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2.36(2)
  • 2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