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植被缓冲带对乌梁素海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果

植被缓冲带对乌梁素海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削减效果

扫码查看
通过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九排干岸边构建湖滨植被缓冲带,研究不同盐生植物种类和配置对农业面源污染削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植物空白对照带对径流和渗流水中TN、TP和COD无明显削减规律,芦苇、碱蓬、柽柳和芦苇—碱蓬混播缓冲带随着缓冲带宽度的增加削减率呈先增加后减缓的趋势,渗流水中污染物质的削减效果优于径流水.其中,芦苇对径流和渗流水中TN、TP的削减效果最好,削减率分别为53.56%,79.17%和62.37%,83.25%;碱蓬对径流和渗流水中COD的削减效果最好,削减率分别为50.53%,67.34%.通过计算得到4种植被缓冲带的最佳宽度为19~29 m,其中,碱蓬缓冲带宽度为19 m.综合考虑,可以选择真盐生植物碱蓬作为乌梁素海盐渍化湖滨带植被重建的首选植物,并将植被缓冲带在该地区扩展研究,推广应用.
Effect of Vegetation Buffer Zone on Reducing Agricultural Non-point Pollution in Wuliangsuhai Lake Basin

史中奇、王猛、谭军、丁胜利、贾冰冰、刁风伟、罗俊清、侯亚州、王立新、郭伟

展开 >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蒙古高原生态学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草原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70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乌拉特分中心,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4400

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乌拉特分中心九排干沟排水所,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4400

植被缓冲带 农业面源污染 乌梁素海 植物种类 最佳宽度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

ZDZX201805431860170419771132018MS04003

2022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2.36(3)
  •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