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高寒沙化草地植被与土壤变化特征

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高寒沙化草地植被与土壤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草地沙化是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显著问题之一,为研究不同恢复措施对高寒沙化草地植被与土壤的影响,以沙化草地(DG)、人工草本恢复草地(AG)、人工灌丛恢复草地(AS)以及天然草地(NG)为研究对象,基于植被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变化及两者的相互关系,评价了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措施对高寒沙化草地22年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1)AG和AS分别使DG的地上生物量增加至109.21,1 293.21 g/m2,但2种恢复措施的草本地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NG,而AG的植被群落物种丰富度比AS显著低31.48%(p<0.05).(2)与DG的0-10 cm表层土壤相比,AG的土壤孔隙度、含水量、总碳和总氮含量分别显著提高 7.94%,67.95%,22.09%和 257.14%,AS 的这些指标也分别显著提高 6.41%,43.00%,17.18%和 242.86%;但2种恢复措施的土壤碳氮养分含量均显著低于NG(p<0.05).(3)AS和AG的土壤有机碳矿化总累积量分别比DG显著提高133.39%和116.96%,但均显著低于NG,2种恢复措施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人工植被恢复措施显著促进沙化草地植被以及土壤恢复,但灌丛恢复更有利于提高植被物种丰富度,而草本恢复更有利于增加沙化草地土壤水分.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and Soil Under Different Restoration Measures in Alpine Desertification Grassland

李宇章、王亚妮、胡宜刚、李以康、张振华

展开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兰州730000

高寒沙化草地 恢复措施 植被 土壤

2019-SF-152

2022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2.36(4)
  • 3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