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蒙古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内蒙古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扫码查看
基于MODIS实际蒸散量(ET)和潜在蒸散量(PET)产品反演作物缺水指数(CWSI),采用多种统计方法研究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植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年平均干旱程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农作物主要以轻旱和中旱为主,草原主要以中旱和重旱为主,荒漠主要以重旱为主;除针叶林和沼泽外,其他植被类型旱情缓解;干旱年内变化特征呈双峰型曲线,且在Day113~Day144干旱最为严重,表现为重旱;各植被类型年内变化特征与全区变化趋势相一致,均呈双峰型曲线;夏旱对植被生长的胁迫作用最强,而年平均干旱强度对植被生长的胁迫作用主要由夏旱主导;春季灌丛、夏季和秋季农作物对干旱的响应较为敏感.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植物群落的生态预警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Drought and Its Impact on Vegetation in Inner Mongolia

马梓策、孙鹏、姚蕊、吕胤锋、邹逸凡

展开 >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展开 >

作物缺水指数 植被类型 NDVI 干旱监测 内蒙古地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安徽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422710372108085Y132022m07020011GXXT-2021-048202003a06020002YJS20210131

2022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2.36(6)
  • 8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