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空间异质性的秦岭水源涵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秦岭水源涵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扫码查看
秦岭作为我国的南北分界线,构建一套完整的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和深入剖析其内在驱动因素,关注其内在机理是为推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必要工作,也是为了全面掌握反映水源涵养功能的驱动机制及变化规律.研究提出了基于地理加权主成分分析(GWPCA)方法构建秦岭水源涵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年秦岭水源涵养能力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空间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其空间变化分布机理.基于GWPCA,考虑气象因子、下垫面因子和社会因子的水源涵养效应,构建了包含10个空间变量的秦岭水源涵养能力指标体系.根据得出的结果将秦岭水源涵养能力等级划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5个等级,揭示秦岭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变化规律,并以此提出生态管理建议.结果表明,秦岭大部分地区水源涵养能力在高等级和较高等级上,占整个区域的66.48%;部分经济发展区域和秦岭中部区域的水源涵养能力处于低与较低等级,极端气候事件和人类活动是造成其分布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方法构建的秦岭水源涵养能力指标体系,能够有效量化秦岭的水源涵养能力及其在空间上的异质性,并能明确主要驱动因子.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Capa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Qinling Mountains

张家熊、柳笑、汪成成、宋进喜、黄鹏、史宇娜、李琦

展开 >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安710127

水源涵养 指标体系 GWPCA 空间异质性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水利科技计划

2019ZDLSF-0452020slkj-13

2022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2.36(6)
  •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