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程堆积体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工程堆积体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扫码查看
为明确工程堆积体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及易氧化有机碳(EOC)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别设置乔木、灌木、草地和裸地这4种类型样地,分层采集0-10,10-20,20-40,40-60,60-80 cm的土壤并测定其有机碳组分及理化性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之间SO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乔木、灌木、草地和裸地下SOC均值依次为45.73,41.81,34.75,21.11 g/kg,植被恢复显著提升SOC含量,且表层土壤提升效果优于深层土壤.(2)乔木和灌木下土壤碳库活度(活性有机碳与非活性有机碳之比)显著高于草地,乔木、灌木下SOC更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3)全氮(TN)、全磷(TP)、水解氮(HN)与SOC、EO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SOC的提升起主要作用.因此,混种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植物有利于SOC的提升和积累.
Effects of Vegetation Typ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Compon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Engineering Deposits

陆永欢、戴全厚、姚一文、易兴松、高儒学

展开 >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550025

贵州大学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贵阳550025

堆积体 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自然恢复 植被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贵州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贵大培育项目

42167044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6412020M673296GNYL[2017]007贵大培育[2019]10号

2022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2.36(6)
  •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