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滨海防护林土壤CO2排放和土壤因子对计划火烧的响应

滨海防护林土壤CO2排放和土壤因子对计划火烧的响应

扫码查看
为研究林火对滨海沙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干扰作用,以尾巨桉防护林(Eucalyptusurophylla×Eucalyptus grandis)和木麻黄防护林(Casuarina equisetifolia)为研究对象,利用LI-8100土壤CO2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测定不同防护林火烧迹地和对照样地的土壤CO2通量,同时测定样地内土壤温湿度和土壤pH、全量碳氮和矿质氮含量,并分析不同林地土壤CO2通量与水热因子关系以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防护林火烧迹地土壤CO2通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样地,尾巨桉林火烧迹地和对照样地土壤CO2通量月平均值分别为2.47,3.32μmol/(m2·s),木麻黄林分别为2.48,3.28μmol/(m2·s).林火干扰后2种防护林土壤温度和湿度均高于对照样地,在指数函数模型中尾巨桉林和木麻黄林10 cm处土壤温度解释土壤总呼吸的10.4%~21.4%,在二项式函数模型中尾巨桉林和木麻黄林10 cm处土壤湿度解释土壤总呼吸的15.8%~29.4%,在双变量回归模型中土壤温湿度以及其交互作用共同解释土壤总呼吸的33.1%~66.8%.轻度火干扰对尾巨桉和木麻黄林地土壤pH、全量碳氮和矿质氮含量的影响较小,2种防护林火烧迹地土壤pH均有所升高,NH4+-N、NO3--N含量均有所下降.综上所述,林火干扰导致研究区内2种防护林土壤碳排放显著降低,不同样地土壤温度、湿度的双变量模型拟合效果均优于单因素模型,土壤碳排放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为气候变暖背景下林火干扰对滨海沙地防护林土壤碳平衡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和理论支持.
Responses of Soil CO2 Emission and Soil Factors to Prescribed Fire in Coastal Shelterbelt

沈健、何宗明、董强、林宇、郜士垒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 35000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 350002

福建省闽侯白沙国有林场,福建 闽侯 350102

滨海沙地 林火干扰 土壤CO2通量 土壤温湿度 土壤性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800532

2023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3.37(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