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膜下滴灌制度与生物炭用量对玉米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膜下滴灌制度与生物炭用量对玉米生长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探明干旱地区盐碱地膜下滴灌不同灌水下限施用生物炭对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响应差异及相互影响关系,提出较优的灌溉制度和生物炭用量.连续2年在河套灌区盐渍化农田玉米生长阶段进行小区控制试验,设计3个灌水下限[土壤基质势为-15(W15),-25(W25),-35(W35)kPa,灌水定额为22.5 mm]和3个生物炭用量水平[0(B0),15(B15),30(B30)t/hm2],2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共9个处理.测定并分析玉米全生育期0—15 cm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生长特征和水氮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灌水下限施用生物炭整体提高玉米全生育期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同一灌溉水平下生物炭用量越高,各指标提升的幅度越大.施用生物炭提高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且生物炭施用当年的效果普遍优于翌年.相较于不施用生物炭的对照,W15、W25、W35条件下,B15使玉米产量平均增加12.8%,10.3%,14.2%,灌溉水利用效率提高14.2%,10.4%,12.9%,氮肥偏生产力提升12.8%,10.4%,14.0%,其节水增产提效的作用普遍优于同一灌水处理的B30.建议河套灌区盐渍化农田玉米生育期的膜下滴灌灌水下限为-35 kPa,生物炭施用量为15 t/hm2.
Effects of Drip-irrigation Schedule Under Film-mulching and Biochar Amount on Corn Growth and Water-nitrogen Use Efficiency

杨威、屈忠义、张如鑫、杨旖璇、贾咏霖、高晓瑜、高利华

展开 >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工程学院,呼和浩特 0100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生物炭 灌溉制度 土壤水分 水分生产力 氮肥利用效率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NDYB2020-152109056517791172021CG00222021T1403472021BS05003

2023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3.37(1)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