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种典型耕作方式影响下的蔗田土壤孔隙结构及其水分运动特性

2种典型耕作方式影响下的蔗田土壤孔隙结构及其水分运动特性

扫码查看
为了明确农业生产过程中耕作方式对田间土壤孔隙结构及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的影响,以广西农地蔗田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切片技术分析研究免耕和垄耕2种典型耕作方式蔗田的田间土壤孔隙结构特征,并结合土柱模拟入渗试验,探究土壤孔隙结构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孔隙结构与土壤水分运动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免耕蔗田孔隙形态以聚集的团块状分布为主,垄耕蔗田孔隙形态以条状分布为主.与免耕蔗田相比,垄耕蔗田的土壤总孔隙度和>2.5 mm孔径的孔隙度分别增加32.5%和21.9%.垄耕蔗田在局部土层深度范围内显著增加上下土层孔隙的变异度(p<0.05),显著降低土壤孔隙的连通性(平均邻近指数为0.448)(p<0.05),土壤孔隙形态相对规则(平均成圆率为0.335).对于土壤水分运动特性,免耕蔗田总体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和质量流率显著高于垄耕蔗田(p<0.05),初始含水率显著低于垄耕蔗田(p<0.05),质量流率随时间变化强度相对较大,提高水流入渗能力.垄耕降低土壤孔隙结构连通性,使水分蓄存在表层土壤中,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土壤水分的入渗现象,改变蔗田土壤水分状况.
Soil Pore Structure and Water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Sugarcane Fiel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wo Typical Tillage Methods

刘俊杰、陈晓冰、秦梓城、刘思佳、许昊、杨婷

展开 >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4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

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广西 桂林 541004

展开 >

耕作方式 土壤切片 土壤孔隙结构 土壤水分状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桂林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417012482017GXNSFBA198102GUTQDJJ2017001

2023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3.37(2)
  • 1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