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不同类型外源碳长期施用对耕层灰漠土土壤碳储存及固碳潜力的影响.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处理,即 NPK处理(CK);NPK+1.5 t秸秆(NPKS);NPK+1.5 t有机肥(NPKM);NPK+1.5t棉秆炭(NPKB1);NPK+3.0 t棉秆炭(NPKB2),选取 2013-2021 年采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耕层灰漠土土壤容重(BD)、有机碳密度(SOCD)、有机碳累积速率、有机碳储量(SOCR)和施用年限与有机碳储量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经过 9 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1)从 2013-2021 年 BD 变化趋势来看,施用NPKS、NPKM、NPKB1、NPKB2 与 NPK 相比,均呈现降低趋势,与 NPK 相比平均分别降低 1.84%,0.86%,5.03%,6.66%.(2)相比 NPK,NPKS、NPKM、NPKB1、NPKB2 处理中土壤 SOCD 提升幅度平均分别为 12.21%,11.04%,24.14%,46.95%,其中,棉秆炭提升效果显著;累积速率分别提高 73.16%,66.95%,133.52%,247.18%.(3)NPKS和NPKM处理相比SOCR增幅分别为 11.67%~30.88%,12.2%~33.24%;NPKB1和NPKB2 处理SOCR提升效果最为显著,相较于 2013 年最高提升幅度分别为 29.28%,45.44%.综合来看,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和棉秆炭均是提高灰漠土土壤碳储量的有效措施,其中,添加施棉秆炭处理更有利于灰漠土短期快速提高土壤有机碳固存,棉秆炭自身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长期添加棉秆炭提高土壤碳固存以及改善土壤肥力、缓解温室效应,从而作为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