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双碳"目标提出以来,进行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对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以乌鲁木齐地区为对象,基于 FLUS与灰色预测模型预测 2030 年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并与往年相结合模拟研究区 2000-2030 年碳排放量的时空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 2000-2020 土地利用变化中林地、未利用地、水域、建设用地为正增长,耕地与草地为负增长,草地与耕地面积主要是向未利用地与建设用地转出,水域与林地面积变化相对比较稳定.(2)2000-2020 年碳排放总量呈增加的趋势,建设用地是主要的决定因素,研究区碳排放量呈"由南向北递增"的空间分布特点,米东区最高,达坂城区最低.(3)2030 年不同情景碳排放量计算结果中,耕地保护情景碳排放总量最高,为 2773.67 万 t,生态环境情景碳排放量最低,为 2767.15 万 t.(4)研究区从 2000-2030 年大部分地区趋于稳定,变化的区域呈大聚集与零星分布的特点,碳排放呈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心区与北部的米东区,呈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南部的乌鲁木齐县与达坂城区.碳排放增加的区域在耕地保护情景达到最大,占研究区面积的25.4%,碳排放减少的区域在生态环境达到最大,占研究区面积的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