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空间区划及管控机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空间区划及管控机制

扫码查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空间是我国西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等理论,从政策目标、公众需求等方面综合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判断矩阵法开展生态空间区划并提出相应管控机制.结果表明:(1)10 年间 ESQ表现出稳中向好趋势,空间上呈中部低,四周高的"盆地型"分布格局,质量等级变化呈"中部向好、四周持稳"特点,以不变和变好为主;(2)ESQ处于弱变异和中等变异之间,且弱变异面积占比大,ESQ整体较稳定;(3)综合质量变化特征和稳定性分析,将生态空间划分为重点保护区、潜在修复区、重点修复区和生态保育区,对重点保护区重点实施原生态保护,开展封禁自然保育;重点修复区主要为人工生态系统,重点实施人工修复,开展生态修复和治理工程;潜在修复区应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努力提升整体生态状态;生态保育区是研究区生态空间的主要类型,应实施生态保育,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可合理进行生产开发建设,该区域可为研究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战略方向并作为发展预留空间.对生态空间分区管控研究可方便决策者对生态保护修复空间进行识别和管理,为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方向提供新思路.
Research on Ecological Spatial Zoning and Control Mechanism of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ecological space quality assessmentcoefficientjudgment matrixeco-spatial zoningChengdu-Chongqing Twin Cities Economic Circle

骆佳玲、赵伟、李燕辉、张正伟

展开 >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 400067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重庆 400067

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67

重庆市南岸区规划与自然资源局,重庆 401336

展开 >

生态空间质量评价 变异系数 判断矩阵 生态空间区划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重庆工商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教委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研究项目

2022MZD09ctbuesd3619SKZDZX10

2023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3.37(4)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