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喀斯特坡地侵蚀性降雨阈值初探

喀斯特坡地侵蚀性降雨阈值初探

扫码查看
喀斯特坡地表层岩溶带发育,入渗强烈,产流机制与非喀斯特坡地有较大差异,为提高喀斯特坡地土壤流失模型预测准确性,以贵州省普定县陈旗小流域6个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小区为观测对象,分析2007-2010年、2015-2019年2期泥沙和地表径流数据,了解产流产沙规律,并利用降雨侵蚀力偏差法计算各小区侵蚀性降雨量.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率与喀斯特坡地地表产流产沙量呈负相关,高植被覆盖下,暴雨和极端暴雨是造成喀斯特坡地水土流失的主要降雨事件;(2)植被恢复十余年随着覆盖度的提高,年均土壤流失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多小于10 t/km2;(3)喀斯特坡地裂隙发育,地下漏失严重,土壤量少且不易被侵蚀,除少数极端暴雨外,多数降雨不产流不产沙,因此建议将喀斯特坡地侵蚀性降雨量阈值定为50 mm,该阈值显著高于非喀斯特地区.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Threshold of Erosive Rainfall on Karst Slopes

erosive rainfall thresholdrainfall erosivitykarstsurface runoff coefficient

焦锡桦、彭韬、李社红、张林、顾再柯、张信宝、王世杰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贵州普定562100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贵阳5500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

展开 >

侵蚀性降雨阈值 降雨侵蚀力 喀斯特 地表径流系数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INSF(中伊)国际(地区)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区域重点项目(A类)贵州省科技厅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XDB4002020142261144672420773172021FY100701黔科合基础-ZK[2022]重点048KFJ-STS-QYZD-2021-24-001黔科通[2012]114号

2023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3.37(5)
  • 1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