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EEMD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旱情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基于EEMD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旱情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扫码查看
量化旱情统计数据与气候因子间的响应关系对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1980-2019年的农业干旱受灾率,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构建了实际灾情对不同月份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进而探求重要气候因子与大尺度大气—海洋指数(LAOI)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1)EEMD从灾情逐年序列分离出中短期波动表征的气候干旱强度(IMF-H)和趋势项表征的干旱脆弱性;(2)IMF-H的峰值差异表明东北3省的干旱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省份;(3)IMF-H与气候因子的线性关系表明夏季气候异常对灾损贡献最高,特别是7月份的日均日照时间及降水被筛选为10个省份的干旱关键影响因子(KDII);(4)各省份KDII的时序诊断结果表明,2000以来长江北部地区的夏季干旱风险有一定的增强趋势;(5)在0~12个月时滞下,Nino海温、南方涛动、北太平洋遥相关型等表征ENSO及北半球大气低频振荡的LAOI对研究区KDII有着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干旱监测及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Responses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in China's Main Grain Production Areas to Climatic Changes Based on EEMD

agricultural drought disaster rate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limate factorsatmospheric-ocean index

黄进、柳艺博、张方敏

展开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210044

农业干旱受灾率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气候因子 大气—海洋指数

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

2018YFC1506606

2023

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水土保持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26
ISSN:1009-2242
年,卷(期):2023.37(5)
  • 1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