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维荧光光谱法在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分解析中的应用

三维荧光光谱法在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分解析中的应用

扫码查看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是具有较高化学和微生物活性的土壤有机质组分,其周转在维持土壤肥力和调节生态系统碳循环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正确解析可溶性有机质的化学组分对深刻理解其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旨在概述常见的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组分分析方法,简要比较了常见的可溶性有机质化学组分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傅里叶回旋共振质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及技术优缺点,并着重对三维荧光光谱法在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组分解析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常用荧光指标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三维荧光光谱法具有操作简便、仪器可及性高、成本低、通量高等特点,通过荧光指数、腐殖化指数及生物源指数等表征指标追溯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来源,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解析可溶性有机质化学组分及其对土地利用方式、耕种制度、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但是,三维荧光光谱法也存在易受环境影响、解谱困难等局限性.未来研究亟需定量分析环境因素对可溶性有机质荧光特性的影响,并加强与其它分析技术和方法的联用,有助于更准确和全面地解析可溶性有机质,继而深入理解其生态环境效应.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in the Analysis of Soil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omponents

敖静、王涛、常瑞英

展开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溶解性有机质 组分解析 三维荧光光谱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

419773982018406

2022

土壤通报
中国土壤学会

土壤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18
ISSN:0564-3945
年,卷(期):2022.53(3)
  • 3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