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耕地"非粮化"管控路径梳理与展望

耕地"非粮化"管控路径梳理与展望

扫码查看
梳理"非粮化"管控措施,探讨未来"非粮化"管控的重点方向,可以为"非粮化"管控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基于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总结"非粮化"的概念、类型、现状、原因、影响以及治理措施。结果表明:当前对"非粮化"的概念与类型尚未达成一致,我国"非粮化"现象呈扩大趋势且经济发达地区与南方地区"非粮化"率较大,"非粮化"原因主要包括种粮经济效益低、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耕地资源多宜性、政策执行偏差、农户自身因素;不同的耕地"非粮化"行为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存在较明显差异。针对"非粮化"问题所采取或建议的措施,包括法规措施、经济措施、破坏鉴定措施、规划措施,但是目前关于利用差别管控措施治理"非粮化"的研究数量与深度尚且不足。针对当前管控存在的法理说服力较弱与治理隐患性较大的问题,建议今后在耕地保护法律中设立相应条款,并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在县级划定粮用单元、食用单元、农用单元,制定各管控单元的生产经营活动范围与差别管控办法。
Review and Prospect of Management and Control Path for"Non-grain"Cultivated Land

吕欣彤、郝士横、吴克宁、冯喆、赵煜炜、马金亮、李晓亮

展开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0083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5

耕地 非粮化 大食物观 用途管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7YFF0206801

2023

土壤通报
中国土壤学会

土壤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18
ISSN:0564-3945
年,卷(期):2023.54(3)
  • 3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