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红壤地区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性状的演变

红壤地区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性状的演变

CHANGES OF SOIL FERTILITY QUALITY PROPERTIES UNDER ARTIFICIAL CHINESE FIR FOREST IN RED SOIL REGION

扫码查看
通过在江西省红壤地区主要林区的铜鼓县和德兴县选择不同林龄(1~28年)的杉木人工林样地采用随机网格法对土壤分层取样,并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后的研究结果表明,从造林阶段到5~8年的幼林期,包括林地凋落物层、土层厚度、有机质、全N、CEC、BS、pH和速效N、P、K在内的林地主要土壤质量性状大幅度退化。随着树龄的增大,林地土壤质量性状开始缓慢恢复。但是,即使杉木人工林进入了主伐期,土壤质量性状的恢复程度仍远低于其初始水平。

吴蔚东、张桃林、高超、孙波、彭补拙、赵其国

展开 >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红壤地区 人工杉木林 土壤肥力质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项目

G1999011801KZ951-A1-301KZ95T-04-01

2001

土壤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土壤学报

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
ISSN:0564-3929
年,卷(期):2001.38(3)
  • 47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