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足迹与科技研发展望

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足迹与科技研发展望

扫码查看
中国东北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垦殖时间较短的土壤类型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总结东北黑土地概况(定义、分布、土壤类型和垦殖时间)的基础上,梳理了东北黑土地的研究足迹,并提出了未来东北黑土地科技研发的方向.东北黑土地包括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白浆土、暗棕壤和棕壤6种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自然黑土肥力较高,但是开垦后受生态系统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土壤肥力发了巨大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垦殖初期(约30 a)迅速下降,开垦50 a后下降速度趋于稳定;侵蚀区黑土层受风蚀和水蚀等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流失.有机培肥、轮作、等高种植等技术措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黑土培肥与水土流失防治.黑土层是黑土地的标志性土层,是黑土地肥力的核心.基于黑土层保护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建议从以下3方面开展科学研究:(1)解析人类活动下的黑土层厚度及颜色变化过程和驱动机制,探索现代农业管理方式下维持和增加黑土层厚度的技术途径;(2)针对东北黑土地6种土壤类型耕地限制粮食生产能力的主控因子,因地制宜建立以"肥沃耕层构建"、"障碍性土层消减"和"控蚀固土增肥"为核心的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研发相关配套技术,探索模式的适应性及应用效果和机理;(3)以长坡为研究对象建立水土流失观测场,集中研发坡耕地控制面蚀和沟蚀的新技术和新模式.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Footprint of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Black Soil in Northeast China

韩晓增、邹文秀

展开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哈尔滨150081

东北黑土地 研究足迹 黑土层 土壤有机质 肥沃耕层 障碍消减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联盟项目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KFJ-SW-YW035-4GA19B101GA19B10541771327

2021

土壤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土壤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
ISSN:0564-3929
年,卷(期):2021.58(6)
  • 45
  • 50